火电企业需自行测算当年的排放量,再与分得的配额指标相比较,得出自己当年需要购买或可以出售的碳排放配额。
建议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适时发布企业排放报告管理办法等重要配套管理规定;优化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完善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方案并加快实施;推动重点单位完成碳排放数据的报送与第三方核查工作等。未来,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较大,需要形成统一管理和调配。
另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瑾透露,由上海牵头承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任务,经过3年多筹备已基本完成,后续将结合国家要求适时启动机构设立报批。过去利用行政手段减排比较多,未来行政手段仍然需要,但更要进一步拓展和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文件,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包括,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即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将被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试点范围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双下降',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并从实践上验证了不同政策设计的适用性,为建设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从单一行业到多行业纳入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二氧化碳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扩大到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年综合能耗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信息获取往往来自行业、企业的自行调研判断,对市场交易模型及策略影响较大。而同等人口规模的德国,光伏风电装机已经超过了1亿千瓦时,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可以超过1亿千瓦只有有20多个省份,因此发展分布式能源大有可为。
10、国际能源网《高端说》:您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对于扩大新能源消费占比会起到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电力市场改革应该怎样进行下去?李俊峰: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不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于目标和愿景来说,要以不同的认识加以区别。所以我们在做煤炭发展路线图的时候要科学地分析,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搞一刀切。这个大体上我们做了初步测算,如果到2060年碳中和的话,2050年我们的非化石能源替代必须超过60%,甚至是70%。
这是对所有能源企业、能源行业同仁们的一个期望,就是大家要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去改进、不断地去革命,不断地去改变,我们的目标就能实现。这个星球有一个大气层,大气层有温室效应,保证大气水循环系统,温室效应还有一部分保温的作用,也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送一程是指在储能技术还不能经济化运行的时候,我们的电源调节还需要煤电支持。3、国际能源网《高端说》:想要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达峰、2060年二氧化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十四五期间对能源规划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李俊峰:具体的调整方案我不便细谈。参与调峰的电站和普通电站没有本质区别,价格上没有激励机制。11、国际能源网《高端说》:有人说新基建、5G业务会给我国带来新的用能高峰,不利于我国控制碳排放,对此您怎么看?李俊峰:这是事实,就是我们的新基建,特别是我们的大数据中心是增加用能需求的。
碳中和是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大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相平衡的。我国从2013年到现在,平均每年煤炭消费减少1.7个百分点,我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减一到两个百分点,这样坚持20年我们的煤炭消费占比就会减少到17%这样一个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坚持30年,我们碳中和的目标就会变为现实。电源和负荷就像两个不听话的孩子,想要他们能玩到一块儿,就要找一个玩具,这个玩具就要有一个平衡点,找到这个平衡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体制机制问题。当更早的时候,国家组织过一次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就已经提出了达峰的路线图,即就行业而言,工业要率先实现碳达峰,给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这些其他的行业的发展留出空间来。
风电装机并不是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的,而是能做多少才能做多少。,实际能源行业对此知之甚少。
就地区而言,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达峰,为中西部区的发展预留空间。如果对能源革命的目标都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不会是一个自觉的行动。
煤炭达峰了二氧化碳才可能实现达峰。大气层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所以我们要保持这个大气层动态平衡,所以也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8、国际能源网《高端说》: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不是意味着那时的环境要求一点儿二氧化碳排放都没有呢?碳中和与零碳的概念是否一致?李俊峰:碳中和不是零碳。作为一位能源研究的工作者,我并不是只鼓吹可再生能源,我对所有能源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我们可以做成一个碳中和的样版来,那些后来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学习中国的碳中和经验,那时我们可以骄傲的告诉别人,中国一个煤炭占比接近60%的国家,都碳中和了,别的国家还有什么难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方案。所有的能源都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让路。
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15%,但东部地区的省份只有广东省达到了,山东省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5%,辽宁只有6%到7%之间,浙江、上海好一点稍微好一些只有10%。最近韩正副总理在此前一次会议上明确指示,要按照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尽快启动碳市场,将各项工作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去。
如果我国东部各个省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要说达到青海和云南的水平,就算是达到宁夏自治区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了。可以做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不要把它作为能源来利用。
第二个方面煤炭要做到低碳化。习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就是要逐步摆脱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特别是要减少对煤炭的高度依赖,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不能再持续下去。
未来实现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就需要大力开发西部北部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了,这样就必须实现跨区消纳。只要符合清洁低碳要求,都是好能源。首先推动煤炭消费达峰,然后逐步减少。地球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一个高度是推动我们国家的能源转型,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和二氧化碳中和。第四个方面是煤炭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调峰的电源,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要做努力,因为没有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做不到的,我们需要先想一想,怎么去把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来,更快、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起来。正如谢克昌院士所讲的,我们要无差别、无歧视地对待所有的能源品种。
但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平均增长只有0.3到0.8个百分点,一定要有年份高于1.5个百分点后续才能实现目标,而且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这是一个非常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可以试想一下,目前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只有15%多一点,可再生能源占比还不到15%,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必须要让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实现60%以上的占比,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未来30年的时间,可再生能源占比要增长45个百分点,平均算下来以后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年要提高1.5个百分点。
应该让企业去做,而不是政府来做。这是一个宣示性的内容,第一个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二个是一个发展愿景。能源革命方兴未艾,并不是靠喊句口号那样简单,能源革命的上半场究竟要干些什么,李俊峰早已了然于胸。发展非化石能源一是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我国有大量的戈壁荒漠,可以大规模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有大量开发分散式能源的潜力。
再接下来就是推动天然气达峰,然后实现天然气用量逐步减少了。在各行各业都围绕碳中和去对标发展的时候,新基建也不能例外,做不到碳中和就算不上新基建。
总而言之是要将煤炭的用量减下来。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非化石能源全额上网,在这个前提下再提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这样煤电灵活调度就有经济意义了。
接下来就推动石油达峰,然后是使用量逐步减少。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则是要转变一个观念。
上一篇:备孕叶酸爱乐维的功效与使用方法